看完了一部文学作品,电影《万里归途》,好久没看电影了,应该有十天了。暑假想养成的弹钢琴的习惯,没来得及实现,连同养成的每天看半小时书的习惯也变得磕磕绊绊。
看电影的时候,在电影本身之外,我在想一句话,司马迁笔下的几句话就概括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一生。可是人的一生明明很长呵,小人物有他丰富的情感,大人物也有辗转难眠的夜晚,轻描淡写的几句话怎么写得尽矛盾斗争中纵横捭阖的精彩故事,写得尽人面对磨难时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。《万里归途》这部写实,细致入微的作品,也不过将集市一百多个难民工友十几天的跋涉,大使馆自上而下的动员与决策,各种战火纷飞家园离乱的场景压缩进了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里。于是渐渐的,就在观影的一瞬间,个人的渺小与怅然感油然而生。整个人的所思所想随着电影情节的推进,人物刻画逐渐立体深刻,斗争环境的复杂和目标的崇高而拔升了起来,进而审视自我,一个人应该是超脱自己的,不要困宥于生活中的桩桩小事,也不要享受及时的满足,只看到和享受着眼前的喜怒哀乐,心情被他们所影响而高低起伏,毕竟太俗气。给自己的传记里,可以有无数张快乐的瞬间来书写,但也可以是另一种,寥寥数语但又深刻的光辉岁月,比如歼二零总设计师,比如两弹一勋功臣,纯粹而深刻。我虽然达不到这样的成就,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生命的厚度。
